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書函
中華民國112年3月23日
中企策字第11200125790號
檢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因應國內本土猴痘(Mpox)疫情轉知猴痘相關防治及衛教資訊
【猴痘疫情流行簡介】
111年5月起,歐美等地區發生猴痘流行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亦於111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並於本(112)年2月15日宣布維持PHEIC;此波猴痘疫情自111年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截至本年3月10日全球累計報告病例數逾8.6萬例,其中以美洲(58,750例)及歐洲(25,859例)區域病例數最多,我國鄰近國家或地區,新加坡、日本、泰國、韓國、香港等亦有報告病例。我國亦已於111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本年3月14日累計確診12例個案,包括7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
【猴痘-傳染病資訊】
猴痘病毒感染潛伏期可長達21天,主要的傳播方式係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或體液造成(包含: 任何形式的性接觸、擁抱、親吻等),其他的傳播方式如飛沫傳染(但需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接觸受汙染的物品表面或感染的動物等,若出現疑似猴痘感染症狀,如:出現不同型態的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於臉部、四肢及生殖器等部位),可能伴隨症狀,如:發燒( 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請其佩戴口罩,並協助安排就醫。
【猴痘防疫政策】
有鑑於國內已出現猴痘本土案例,加以各國邊境檢疫政策逐步鬆綁人員交流漸頻繁,如有人口密集機構,為預防機構內感染,請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人口密集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等感染管制規定,落實辦理各項感染管制措施。
為強化社會大眾猴痘防治知能與風險意識。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持續積極辦理猴痘防治各項工作,包括:強化監測與通報機制、猴痘疫苗與治療藥物之整備、提升醫療人員對於猴痘疑似病例通報警覺與照護專業知能、建立檢驗網絡、強化社群網絡風險溝通與民眾衛教宣導等。